如何向初学者介绍心经? 

感恩缘分相遇,加微·信:19379838 进群交流进步,每人可领1本免费经书字帖
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不会说的25个秘密,必看!有用

佛教的经典,分为经、律、论三大类,就好像三种宝藏一样,所以叫做三藏。
内容非常多,例如乾隆大藏经,有大约1700部,10000多卷,文字估计有超过6000万字。
虽然有分类,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这么多的文言文,让人望而却步。
在这么多的经文里头,有一部经非常特别,怎么个特别法呢?
文字最少,只有260个汉字。
内容非常深,属于般若部的精华。
唐玄奘取经,当年取了657部经回来,翻译了75部。
其中有2部最重要:
大般若经600卷,
瑜伽师地论100卷
这个心经260字,代表了600万字的大般若经的精华。
有些人说,心经我终于看懂了,其实呢,我们不必追求看懂心经,你有兴趣的话,多念念就好了,过段时间,可能就能多明白一点,至于看懂,那还是等我们去了极乐世界再说吧。

对于周围不信佛的人,如果你希望随缘引导他们信佛的话,心经是一个受众很广的选择。
大致分2种人:
1.可能没有能力背诵心经的人:大约只能建议念佛号
2.有能力背诵心经的人:这样的人,很多都认为佛号太简单了,不能安心来念,这样的人,心经可能会更对机。
如果小孩从小就坚持背诵心经的话,那估计一生都会很圆满。
有人说,为什么不是从小背诵大悲咒?
相比大悲咒,心经要容易背诵很多。
作为入门的2件法宝:佛号、心经,各有所长,按需使用。
这部经的出名,大约是由于唐玄奘的缘故,目前流传最广的版本,就是玄奘大师在648年左右翻译的。
其实早在玄奘大师翻译心经之前200多年的时候,另外一位著名的大师鸠摩罗什也翻译过心经。
大乘般若部•第0016部
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
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
不知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流传。可能是时机没到吧。
这部经因为短,不少的书法家也喜欢写,如果家里有人喜欢书法,但是还不信佛的,不妨建议对方专门写这部经。


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部经的题目。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有些人简称多心经,这个简的不太合理。
大家都知道,般若是一个词,勉强可以用智慧来描述一下。
波罗蜜多呢,是到彼岸的意思。
不是吃的那个波罗蜜水果很多的意思。
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智慧。
为什么要到彼岸呢?因为我们目前所在的这个岸,比较脏,所以要度过苦海,去到干净的对岸。
度过苦海可不容易啊,这个大般若经写了600万字,一般人看不了,所以呢,就把这个核心精华提炼出来,就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。
所以呢,我们下次就不要叫多心经了。如果人家喜欢叫这个名字,就由他们去叫好了,不要去指责人家。
心经虽然很短,但是内容太深,我们现在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导读,让大家有个初步的理解,或许以后大家也能灵活运用这个法宝去接引有缘人。
由于经文很短,所以我们逐句来简单说说。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这位观自在菩萨呢,就是观世音菩萨。
罗什大师是意译的,翻译为观世音菩萨;
玄奘大师是直译的,翻译为观自在菩萨;
观世音菩萨在干嘛呢?
菩萨在修行般若这种法门
般若法门是菩萨修行的法门,属于六波罗蜜之一。
哪6种波罗蜜呢?
布施波罗蜜、持戒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、
精进波罗蜜、禅定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。
大家看看,自己在学哪几种波罗蜜呢?
布施可以有,持戒可以有,忍辱可以有,精进可以有,
禅定过几年或许有,
般若去了极乐世界再说
这个波罗蜜,还有大有小,有深有浅,我们现在做的,大约是这种小的,这种浅的波罗蜜。
菩萨修行的呢,大约是这种很深的波罗蜜、很大的波罗蜜。
不要一听到小的就瞧不起,小的都做不好,大的就无从谈起了。
万事开头难嘛,我们先把小的做好了,再慢慢的去做大的啊,
好吧,我们先做浅的,已经很受益了,菩萨做大的,又是什么效果呢?
菩萨用这个智慧,反观自己的心念,这个智慧的光一照呢,就象这个X光一样,发现五蕴都是空的呢。
当然啦,比这个X光要厉害多了。


有人说,五蕴是什么?
五蕴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
也叫五阴,我们之前在楞严经里面说五阴十魔,就是这个。
有人说,哎呀,我打坐的时候,呼吸也停止了,也没有知觉了,这个大约就是五蕴皆空了吧?
上次介绍色阴十魔的时候呢,有提到这种情况,这只是一种小境界,不要贪着,不要骄傲,就没事,如果以为自己了不起,那就要入魔了。
所以呢,见到这个五蕴皆空之后呢,还要不骄不躁,不贪不嗔,继续修行,这样才能安全度过一切困难苦厄,到达彼岸。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
舍利子不是烧出来的这个舍利,是指佛祖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。
为什么叫舍利子呢?
因为他的母亲叫舍利,他是舍利的儿子,所以就叫做舍利子了。
前面不是说五蕴皆空吗,这一段就来解释一下了。
听起来跟绕口令一样:
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.
这个道理呢,在以往还不是很好讲的,随着这个科技的发展,人类越来越发现佛讲的其实是最高深的科学。
有人说,这个色是不是色情的色,美色的色?
这个玄奘大师只能哭笑不得了。
我们来看看佛经里面说的色是什么意思。
我们采用入阿毗达磨论的内容来解释
小乘论•第1284部
入阿毗达磨论二卷
塞建陀罗阿罗汉造
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
简单来说,色就是我们说的物质世界。
色包括两大类:大种、所造色。
大种呢,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四大皆空里面的四大:地、水、火、风。
为什么叫大种呢?
因为他们都很大啊,而且是种子啊,所以叫做大种。
你也可以当作是最基本的元素。
有人说,最基本的元素不是
氢氦锂铍硼,碳氮氧氟氖。这100多种化学元素吗?
呵呵,这个不够基本呢。
在发现分子以前,大家看到一杯水,就认为这杯水是物质,实实在在的。
后来发现分子了,发现这个水呢,其实是由水分子组成的。
分子与分子之间呢,其实是空的。
有人说,那这个分子不是空的呢。
好吧,没过多久,有人发现了原子,原来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,这个原子与原子之间也是空的。
有人说,好吧,虽然这杯水在原子这个粒度来看,是很多空隙的,但是原子不是空的吧
没多久,有人发现,这个原子中间是个原子核,周围是空的,只有小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转。
有人说,还好,原子核是实心的,不是空的。
又有人发现,以前认为是最基本的“原子”,原来是由其他更小的粒子组成的,比如夸克之类的,这样的微观粒子据说已经发现很多种了。


这些粒子还有2个特点:
1.寿命非常短,比如10的-24次方之一秒。换句话说,1秒种就有一亿亿亿次生灭。
这大约可以用佛说的方生方灭来形容了。
2.测不准。比如粒子的位置等物理特性,不可能同时测准。
简单说这些粒子呢,方生方灭,位置还不确定。
于是呢,霍金又构思了一个弦论。
发明弦论的大约不是霍金,不过谁让他出名呢,他曾经在这个清华大学演讲,介绍弦论。
能听懂的人估计很少了。
当年中科大的校长朱清时先生翻译了霍金的演讲稿,写了一篇文章:
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。
朱先生大约是看过佛经的,他说啊,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,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。
弦论呢,自然也不是最彻底的,因为没办法,谁让霍金没学过佛法呢。
我们大概对这个“色即是空”有点感觉了。
刚才说了4个大种,下面再看看所造色。
所造色一共有11种:
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
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
十一无表色
一一解释现在价值不大,我们跳过吧。
有人说,色不异空,这个空是不是就是没有呢?
简单理解,可以认为是没有,但也只是简单这样理解一下而已。这个空有很多种,
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里面介绍了18种空
至于有哪些种空呢,我们就不必了解了,不妨等去了极乐世界再去学习吧。
我们现在呢,简单的理解:
这个物质世界呢,其实是空的呢。
就看你用什么设备来观测了。
比如同样一个人,你用肉眼看,是一个形象;你用X光去看,可能只是一副骨架;你用红外设备去观测,又是另外一副景象。
世界还是这个世界,在不同的眼来看,确实不同的风光。
天眼通非碍,肉眼碍非通,
法眼唯观俗,慧眼了真空,
佛眼如千日,照异体还同。
这个是色的情况:
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.
色阴是这样,其他四阴也是这样的啦。
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
就是说:
受不异空,空不异受,
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。
以此类推。
不过呢,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,连色即是空都没整明白,后面的四阴就更谈不上了。
五阴有人说为什么叫阴呢?
因为这个五阴呢,就好像电脑的5个外设,这5个外设负责把信息传递给电脑。
这个电脑呢就被这5个外设所遮盖了,所蒙蔽了,所以就叫阴了。
被人盖住了,自己不能明白了。
等你把这个六根清静了,心不向外攀援,回头反闻自性,或许你就发现自己的心光无限光明,照见五蕴皆空了。
有人说,原来我这个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头、皮肤都只是外设啊,我还以为这就是我自己呢
那什么是我自己呢?
是不是我的心脏?或者我的大脑?
我是谁?
我的心在哪?
这个问题呢,现在就不展开了,等下次我们分享楞严经七处征心的时候再来看看。
群内的师兄都会用电脑,我们就用电脑来打个比方吧。
人体就好比一个电脑,眼耳鼻舌身就好比外设,意识好比CPU处理器,第七识就好比内存,第八识就好比硬盘,而且支持云存储。
我们以为看到的真实的一切呢,都只是电脑依据预设的程序,对外界条件做出对应的反应而已。
这也只是一个比方而已。
我们继续看经文。
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就好比你用电脑玩大富翁游戏一样,这个游戏非常精彩,非常吸引人,你在里面挣了很多钱,买了很多房子,但是对你的CPU呢,却没有什么变化的。
是故空中,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
所以呢,这个空当中,没有五蕴,没有六根,也没有六入,也没有六界。
这个合起来叫做六根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在楞严经中也有讲解,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可以看看
内六根界: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。
外六尘界: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六法界。
六识界:一眼识界 二耳识界 三鼻识界 四舌识界 五身识界 六意识界。
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句是说以上在空当中这十八界都没有
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,
这里是说空中没有十二因缘。


哪十二因缘呢?
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。
这个十二因缘呢,我们也不要小看了,这是辟支佛的境界,如果你能整明白了,那也是挺不错的。
如果不明白呢,也没关系,我们去极乐世界继续学习啊。
昨天我们说到了:无无明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这个是讲十二因缘。
十二因缘是辟支佛的主要课程。
不同层次的学生,如果层次没到,勉强去学高年级的知识,作用可能比较有限。
建议可以适当了解,但是千万不要卖弄,也不要执着。
对于缘觉这个层次来说,他把这个十二因缘搞清楚了,他就有机会证到辟支佛这个果位了。
对于声闻这个层次呢,如果他能从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中悟出个道道来,他就有机会证得初果,甚至升级到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。这个四果就叫做阿罗汉。
对于菩萨来说呢,就更高了,他修这个六度波罗蜜。在华严经里面讲了十种波罗蜜,另外还有4种以后有机会再说。
而且这个菩萨还有不同的级别,在不同的级别时,他修这个波罗蜜还会有侧重点。
吃饭要一口一口吃。修行要一步一步修。
所以呢,根据自己当前的情况,选择合适的修行方法,这是很重要的。
有人说六祖惠能大师……
人家是天才,你是不是天才?
就好比有人买彩票中了1个亿,也能养家糊口。你能不能保证自己也能中彩票?
如果你自己不能保证,那还是老老实实通过认真工作来养家糊口,这样比较妥当。
下面我们来看看缘觉系的同学们学些什么内容。
这个辟支佛分为两种:
1 缘觉:遇到佛,有老师指导
2 独觉:没遇到佛,靠自己悟
他们悟了个什么道理呢?
他们悟道了生生死死的道理,为什么会从生到死。
缘觉发现,这个生生死死就好像一条链子,一共12个环节,一环套一环。
第一个环节叫做无明。
无明就是不明白,不明白道理,愚痴。
比方说有些人赞扬淫欲,说这个淫欲是人性的本质,是人的生理需要,应当开放,不要节制,不要束缚。
这个大约就是无明的一种了。
有人说,无明会有后果呢?
一个人不明白道理的话,那就会干坏事了。
所以说无明缘行。无明就会导致你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。
比如说纵欲,这个就是不好的事情。
行了之后呢?又有什么后果呢?
男女交媾的时候呢,这个有缘人的神识就来了,来干吗?来投胎了。
这个叫做行缘识。
有了神识呢,就形成了受精卵,这就有了一个名称,也有了一个物质,这个就叫做名色。
这个受精卵是现代的名字,以前佛祖说的名字叫做:歌罗逻
有兴趣了解的师兄可以看看大宝积经第五十五卷,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,里面有详细介绍胎儿每个星期的发育情况。
有了这个受精卵之后,就会慢慢发育了,逐渐生出这个眼耳鼻舌身意,这个叫六入。
所以说名色缘六入。
有了这个六入之后呢,这个六根就会接收外界的刺激,就好比电脑的外设,可以接受外界的数据一样。
这个叫做六入缘触。
接触刺激之后呢,就会产生对应的感受,比如怀孕的时候,孕妇多听听这个心经啊,佛号,大悲咒啊,对胎儿也有正面的作用。
如果你怀孕期间,天天发脾气,天天吵架,那估计对胎儿就有负面的作用。
这个叫做触缘受。
有了感受之后,就会有区别了,有些感受你喜欢,有些感受你不喜欢。
这个就叫做受缘爱。
你爱的这个东西呢,你就会希望获取,如果索取无厌,就是一种贪心,如果取不到呢,大约就会发脾气了。
这叫做爱缘取。
取到的话呢,就会拥有了,有什么呢?有结果了。
你造什么样的因,就有什么样的果。
虽然之前种种运动把因果作为封建思想打压了,但是中国一千多年来,对因果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民心的。所以风雨一过,这个种子又发芽了,现在大家对因果可能也不太陌生。
在佛教里面,因果和轮回可以说是基础,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,说自己学佛法那基本上是找不着北的。
不过呢,你看到别人学佛却不信因果的话,也不要去批评人家,现在不懂,不代表永远不懂。
因为不光他不信因果,在东晋的时候,有很多知识分子也不信因果,其中有人还写了很多信跟当时的慧远大师进行辩论,说没有所谓的因果。
他们说有些人为人善良,却穷困潦倒,受尽苦难;有些人无恶不作,却大富大贵,衣食无忧。所以认为没有因果。
于是慧远大师就写了一篇三报论来给大家解释这个道理,说这个报应有现报、生报、后报这3种,不是不报,时候没到。
以后我们也可以分享这篇文章。
造了这个因,现在有了这个果,这个果成熟之后呢,就生了,瓜熟蒂落了。
这个叫做有缘生。
生了之后呢?
等着老,等着死。
等的过程中,就会有各种痛苦和烦恼。
这个十二因缘呢,智者大师做了3种解释,我们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,有兴趣的师兄不妨看看法界次第初门。
你如果体会到了十二因缘,就明白了生死轮回的原因了,自然也就会思考第2个问题,怎么样超出生死呢?
那就从12因缘的源头开始,你把这个无明消灭掉,自然就不会干坏事了,
你不干坏事,就不会有这个识,
没有识就不会有名色;
没有名色就不会有六入;
没有六入就不会有触;
没有触就没有受;
没有受就没有爱;
没有爱就不会想着取;
没取就不会有;
没有也就不会生;
不生自然就不会老死。
这个就叫做无明尽则行尽,行尽则识尽……有尽则生尽,生尽则老死尽。
这个是十二因缘。
菩萨呢?说这个……
这个没有。
如果连十二因缘都还没明白,就更加不明白为什么菩萨说没有十二因缘了。
我们先不管有没有吧。
不妨暂且当他有,具体有没有,等去了极乐世界就知道了。
继续看心经。
无苦集灭道。
这个苦集灭道,叫做四圣谛,是佛祖成道之后,为声闻班的学员讲的。
什么叫声闻班呢?大约当年没有纸笔,只能靠口述,弟子们就靠耳朵听佛说法,所以叫做声闻。
有人说,佛祖成道之后不是讲华严经吗?
讲是讲了,不过一般人听不到。只知道是有个沙门在那里打坐,一动也不动。
这个就叫做有眼不识卢舍那,有耳不闻圆顿法。
难听点说叫做对牛弹琴。
佛祖说了21天华严经,大菩萨听得津津有味,就好比大学教授讲课,这些大学生听得很有收获,但是还有一班小朋友,只有1、2岁,大约还在穿开裆裤,刚学会叫爸爸妈妈之类的,他们听不懂佛祖说什么,只看到有个老头在讲台上坐着不动,也不会唱个摇篮曲什么的,真是没劲呢。
于是呢,佛祖就根据他们的情况,有针对性的调整了教学大纲,选用了苦集灭道这本幼儿园教材去教他们。
这个教材呢,佛祖先成立了一个实验班,找了5个学生来试点。
领头的叫做憍陈如
这个人在金刚经里面可是很有名的反派,当年他叫歌利王。
以后分享金刚经的时候再详细说说。
为什么选这5个人呢?
因为这5个人都是佛祖的亲戚,当年佛祖出家时,父亲派了这5个人去跟随佛祖。
他们跟随佛祖,也跟着修行,有一定的底子。
佛祖就去教他们这个四圣谛。
怎么说呢?说了3遍,先演示,再劝说,最后举例说明。
佛在第一次示转说:
此是苦,逼迫性;
此是集,招感性;
此是灭,可证性;
此是道,可修性。
苦的意思是说啊,大家都挺不容易的,挺辛苦的。
怎么个辛苦法呢?
有人说,我知道,世间有八苦,苦得很。
生老病死,
怨憎会,爱别离,
求不得,五蕴盛。
生老病死这四种苦就不解释了。
怨憎会呢,就是说不是冤家不聚头,你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你的人,却老是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。
爱别离呢,你喜爱的人,比如你的父母妻儿,却经常要分离,不能在一起。
求不得呢,人这个欲望总是层出不穷,一会想要这个,一会想要那个,总是不满足,总有得不到的东西。
有人说,已经得到的东西呢?已经得到的东西呢,很快就会被当作空气一样透明了。
所以古人说知足常乐。只不过没几个人能知足。
因为我们的五蕴炽盛。
不同的人渴求不同的内容。
有些贪财,有些贪色,有些贪名,有些贪美食。
有贪就有求,有求就有求不得,求不得就会苦恼。
有人说,我觉得还挺好的呢,我家有1个亿的财产,山珍海味都吃腻了。
这个亿万富翁呢,又有一种苦,叫做坏苦,什么叫坏苦呢?
就是你的财产呢,可能会损失掉哦
古人说富不过三代,有些人现在一代都保不住哦
这个财产呢,有多种途径会快速消耗掉:
水灾淹了,火灾烧了,犯法被政府没收了
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,被败家子败光了。
我们这个世界是很苦的。
从名字就能看出了,娑婆世界,什么叫娑婆世界呢?娑婆的意思是“堪忍”,就是说很难忍受的世界,这些人怎么能忍下去啊。
大约就跟人看这个蚂蚁窝一样,寿命这么短、苦难这么多,怎么能忍受啊。
这个是说苦。
来看看集。
集什么呢?集邮吗?
不是集邮,是集烦恼。
环境就是这么恶劣的环境,众苦云集,你在这个环境当中,就好像一块糖一样,把这些个烦恼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了。
有人说,很多烦恼吗?我怎么不觉得呢?
菩萨给我们总结了6种根本烦恼,也就是大烦恼,还有20种随烦恼,也就是小烦恼,或者叫做派生出来的烦恼。
我们来看看大烦小烦都长什么样吧


我们参考:
大乘论•第1206部
大乘百法明门论
天亲菩萨造
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
这部论中,只是简单列出了名称而已,详细的大约要学习瑜伽师地论之后才能明白,100卷,不容易学。
今天我们也只能很简单的介绍一下。
6种根本烦恼:
贪心是第一种烦恼。
有些人总是不满足呢。
这个不知足就会让你烦恼了。因为总有你得不到的,总有你不如意的。
发脾气就是第2中烦恼。
你得不到,往往就会发脾气了。
骄傲是第3种烦恼。
你得到一些世俗的名利之后,往往会骄傲了,傲慢了。这个也是让人很烦恼的习气,因为会让你下地狱呢。
无明就是第4种烦恼。
愚痴,坏事偏要去干。
疑是第5种烦恼。
怀疑什么呢?怀疑这个佛法,到底是不是真的?三千年前真的有佛祖吗?极乐世界是真的吗?阿弥陀佛会不会是虚幻的?我念这个大悲咒有没有用呢?
不正见是第6种烦恼。
不正见有多种,比如有些人说这个因果是不存在的,有些人说这个轮回是虚假的。
梁武帝的时候,有个人叫做范缜,写了一篇神灭论,说这个人死如灯灭,这个叫做断见。
可惜范先生没有福气遇到楞严经。
这是6个根本烦恼,个个都能让你现世不安宁,死后下地狱。
随烦恼有20种,因为种类较多,所以根据影响不同,分了3个登记:
小随烦恼、中随烦恼、大随烦恼。
一忿二恨三恼
这是说发脾气的烦恼。
四覆
这是阴着发脾气,不表现出来,暗地里来报复你。
五诳六谄
欺诳,谄媚。
七憍八害
骄可能和慢相似,大约程度轻一点吧。
害就是害人了。
九嫉十悭
嫉妒、悭吝。
这是10种小随烦恼。
十一无惭十二无愧
这是2种中随烦恼。
不知羞耻,无惭无愧。
十三不信十四懈怠
你告诉对方,每天念佛、念大悲咒可以往生极乐,他不信,偏要到处找所谓的大师……
你告诉他每天要念108遍大悲咒,他念了几天之后,说这个108遍太花时间了,要2个小时,我每天忙得很,又要睡觉、又要吃饭、又要看电视、又要玩游戏、又要看小说、又要打麻将……实在没时间啦,于是就从108遍降到10遍,降到1遍,最后1遍也没有了。
十五放逸十六惛沈
放逸就是不守规矩,昏沉就是糊涂,喜欢打瞌睡。
十七掉举十八失念
掉举就是浮躁不安,失念就是丧失了正念,跑到邪念上去了。
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
跟着邪师跑了,没有正知正见。
散乱呢,跟掉举有点类似,但是主要偏重思想上的,掉举大约是偏重行为上的。你散乱的话,禅定大约是没机会的。
这个是10种大随烦恼。
我们就把这种种烦恼收集过来了,逼迫自己的本性。这个是集。
知道了环境痛苦,知道了烦恼集中,那就要除灭这些烦恼,脱离这个痛苦。
灭了这些烦恼,就可以证道了。
当然了,这个道是某种层次的道,是声闻层次的道,因为现在这个四圣谛是给声闻班讲的。
大家不要以为这个声闻班很容易啊,不是单单学了苦集灭道就可以的,还要学37门课程的呢。就是三十七助道品。
五根、五力、
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、
七菩提分、
八正道
课程还是很紧凑的,相当不容易呢。
这些课程呢,我们可以部分选修或者不修也行,等到去了极乐世界在修。
我们再继续看经文:无智亦无得。
说没有什么智慧,也没有得到什么果位。
我们知道,修行过程中,随着修行层次的不同,逐渐会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。
果位有四沙门果、辟支佛果、佛果。
这个心经里面告诉我们,这些都没有呢。
什么叫没有呢?就是叫你不要执着,就跟没有一样。
打个比方,习近平去民间走访,没什么官架子,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啦,
不执着,大家就尊敬你,你一摆谱,估计别人就不把你当回事了。
所以这个菩萨,即便到了等觉菩萨,他也不会说我是等觉菩萨,你们大家都要来供养我啊。
有些人说,我已经证得什么什么果位了,你们都来拜我为师吧,你们都来供养我吧,这个话一听,你赶紧躲远点啦。
精进群的大约都知道这估计是阴魔了。
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;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因为没什么可以得到的,这个菩萨呢,依照般若法门去修行,心里坦坦荡荡,没有任何牵挂,因为没有牵挂呢,所以就不害怕,不恐惧。
说到这个恐惧,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骗局,大致就是利用人的2类心理得手:
1. 贪便宜,比如地上捡钱的
2. 恐惧,比如说你银行卡被盗的
如果你不贪不惧,那这个骗子大约只能改行从良了。
你不恐怖呢,就有机会发现这个世界实际上很多是颠倒的,大约只是黄粱一梦。
怎么说颠倒呢?
好的事情不做,做了别人认为你傻;
坏的事情随便,做了大家习以为常;
这个是不是叫做颠倒?
黄粱一梦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,梦中享尽荣华,醒后一切皆空。
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类似。
一朝命终赴黄泉,财富皆空业随身。
有人说,这个其实是不同的呢,做梦只有一晚上,人生百年可是有3万多个日夜呢。
其实呢,这个人生百年,在忉利天,也就是一日夜的工夫而已。
在更高层的天,比如光音天,那估计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了。
就好比这个蜉蝣,这个虫子的生命只有区区一天而已,
它自己觉得过了一辈子,其实在人看来,只过了一天。
所以呢,菩萨学这个般若法门,就能远离颠倒梦想,从而获得究竟的涅槃。
这个涅槃的意思就是圆满了,或者说梦醒了。
有人说涅槃了就是人死了。
其实人死了,就好比这个电视连续剧的一集结束了,放个片花之后,继续下一集。
我们就好比这个电视剧里头的演员。
一集放完了再接着放下一集,
一部结束了又开始下一部。
这集演人,下集可能演鬼,再下一集可能演动物……
这个电视永远演不完。
究竟涅槃呢?就是这一集结束了之后,我们不干演员这行了
这个罗汉和辟支佛离开演艺圈之后呢,就自己逍遥快活去了。
佛祖呢,不一样,他自己是清静了,不过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在演艺圈苦苦挣扎,载浮载沉,觉得很可怜,于是呢,又找机会借演戏的机会来告诉大家,其实演戏这行不好做,挺辛苦的,我们不如干点别的吧。
听进去的人呢,就解脱了。
更多的人呢,估计没听进去或者根本没听到,就还在折腾。
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大约就是应供、无上等正觉
简单来理解啊,三世的诸佛都是靠般若才成佛的。
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这个是强调效果,让大家有信心。
就跟这个药品的说明书一样,说明这个药能治什么病,有什么疗效,还举了很多真实案例,希望能让我们这些病人有信心。
有些人从众心理比较强,即便是好东西,如果周围都没有人去学,这个人估计也不太敢去尝试。只有看到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之后,才愿意去尝试。
所以呢,我们精进群中的师兄,如果通过如法修行,有好的效果,可以考虑真实的写下来,发表出去,例如向群主投稿等等。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实际的例子,增加信心。
写这个例子的时候呢,建议在适当保护自己隐私的前提下,尽可能的把个人信息透露一点,让文章更加可信。
比方说,你的真实姓名可以隐藏,但可以说说你是何方人氏,年纪多大,留个邮箱或者QQ之类的联系方式等等。提高可信度。
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
最后说个咒语:
揭谛揭谛
波罗揭谛
波罗僧揭谛
菩提萨婆诃
这个咒语通常都是不翻译的,我们也就不说了。
即便你不知道意思,你天天念,那就有效果;
即便你懂得意思,但是你不念,你也不能受益。
所以呢,我们学这个心经也好,学这个大悲咒也好,不必强求弄懂每一句的意思之后再去念,
可以反过来,你念个1万遍,或许就能懂一点,再念10万遍,又多懂一点,这样不是更好吗?
跟现在很多人比较相似。
说是有个人在战场上被毒箭射中了,生命垂危,医生过来准备给他治疗。
这个伤员说,先不要治疗,我想先搞明白几个问题:
这支箭是谁射出来的?
站在什么位置射的?
用什么弓摄的?
弓箭是谁造的?
用的什么材料?
……
还没等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,这个伤员已经一命呜呼了。
我们学习佛法,也要注意这一点,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什么。
对不同层次的人,学习佛法的目地有所区别,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来学习某个法门,
即便是净土法门这样殊胜的法门,也有很多人是一辈子都听不到的。
我们只需要搞清楚,自己学习佛法是为什么而学,至于其他人为什么而学,暂时先不必管,等去了极乐世界你再考虑不迟。
再次说明:
精进群中学习佛法,是为了让大家明白道理,坚定对净土法门的信心,从而能一门深入,精进修行,顺利往生。
心经我们这次就分享到这里,或许过十年我们再来看,感受又不一样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心经注音版 » 如何向初学者介绍心经? 

赞 (207)

评论 0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登陆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