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般若波罗多蜜心经》唐玄奘
【题义】
在大乘佛教的成长过程里, 最结集完成面世的, 是「般若类」的经典;其中, 以玄装法师所译的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至为完备, 而本经却由于简单扼要, 因此深受佛教人士的欢迎。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简称《般若心经》或《心经》。 所谓「心」, 原指心脏;这里引申作为精髓的意思。 意谓本经是《般若经》的精髓所在。 《心经》在我国有九种译本, 而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流行;历代的注释更是不计其数。
大乘佛教既然以觉悟成佛为最终的目标, 因此如何启发般若、提升般若, 便成为最重要的课题。 前课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谈到佛陀的慈悲本怀;佛陀慈悲接引, 最终不外要我们「悟、入佛之知见」, 也就是完全获得般若智慧。 故此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、忍辱、精进和禅定五种波罗蜜, 乃至各种形式的修行, 都是以求取般若为目标的, 也只有般若的完成, 才是上述五种波罗蜜的真正完成。 正因为它这么重要, 所以一般译者都沿用音译, 避免与一般世俗智慧混淆而浅化它;也让我们对它产生一种尊贵的感觉。
在大乘佛典里, 以般若作为主题的, 实在非常繁多, 造成在研习上的一定困难, 《心经》虽然简短, 但「般若学」的主要内容都浓缩在这里, 我们只要透过《心经》, 便可以对它有概略的认识。
【译者】
玄奘〈六零二 ── 六六四〉, 俗姓陈, 名袆, 唐代洛州缑氏〈今河南省偃师县〉 人。 十一岁出家, 二十岁受具足戒, 并游学各地, 参访名师, 主要研习瑜伽行派的典籍。 后来感到各师所学不尽相同, 没有办法解决, 于是立志到印度寻求经论的原本, 以探究其中的真义。
唐太宗贞观三年〈西元六二九年〉, 他从长安向西出发, 出敦煌, 经新疆及中亚等地, 途中虽然备极艰险, 但仍然不忘向博学的高僧大德求教;两年后, 辗转到达印度的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, 住在当时的佛教中心 ── 那烂陀寺五年, 跟知名的戒贤论师学习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集量论》等论典。 其后, 游历印度数十国, 四处访求高僧大德和搜集佛经梵本。 六年后, 再回到那烂陀寺, 戒贤让他主持讲席;戒日王更在曲女城为他设大法会, 请他宣讲大乘教义, 其间没有学者能够驳倒他, 因此被誉为「大乘天」, 获得全印度学术界的推崇。
玄奘于贞观十九年〈西元六四五年〉回到长安, 他西行求法, 往返共历时十七年, 带了大批经典、舍利和佛像回国, 受到唐太宗和高宗的敬重, 赐号「三藏法师」。 其后的十九年, 玄奘从事翻译的工作, 其译出经论共七十五部,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 其中主要的有《俱舍论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大般若经》、《大毗婆沙论》。 又把《唯识三十颂》的十家注解, 糅合译成《成唯识论》;还应太宗的请求, 口述游历印度沿途的见闻, 由弟子撰写成《大唐西域记》。
玄奘六十三岁去世, 他生平所传译的, 以说一切有部和唯识宗的典籍为多, 被推崇为法相、唯识宗的创始人。 他的弟子中, 以神昉、嘉尚、普光、窥基最为著名, 都是唯识宗的大家, 称为「奘门四哲」。
一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二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: 不生、不灭;不垢、不净;不增、不减。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、想、行、识;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无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;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、集、灭、道,无智亦无得。
三
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罣碍;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四
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;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
『揭谛揭谛!
波罗揭谛!
波罗僧揭谛!
菩提萨婆诃!』
【分析】
第一段 本段是叙述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, 用甚深的般若智慧去体证「空」的境界。
在这种超的境界里, 我们不单只彻见「我」是空的, 甚至造成这个「假我」的五蕴也是空的。 我们便是凭着这种般若智慧, 去超越生死轮回, 脱离人生的八苦。
这段经文也是全经的总网要, 下面不过是详细剖释这种「空」的体验吧了!
第二段 本段是叙述观自在菩萨向舍利子解说「一切皆空」的道理, 以破除声闻弟子的「空执」和「有执」。
一般人执着自我和其它事物都是有「自性」的。 佛陀为了破除这些执着, 把自我加以分析, 这不过是五蕴的组合, 是空的, 说「我」有自性是不成立的。 然而由于那些声闻弟子, 未能透彻理解因缘法, 一部份误以为「空」就像婆罗门教「梵」的观念一样, 是超越现象界而永恒存在的, 这是「空执」;另一部分虽然明白到没有实我, 但是却执着构成这个假我的五蕴等法是真实存在, 这是「有执」。 上述的两种执着, 在后来的部派佛教里, 是非常普遍的。 不论执着「空」或「法」有自性, 虽然和「我执」在层次上有所不同, 但到底还是一种执着, 仍未能彻见缘起法, 是必须破除的。
在本段里, 先举出五蕴为例, 反复破除上述两种执着。 经中虽然没有陈述理由, 但我们可以理解到佛陀谈「空」, 只不过是为了否定实我, 如果把它理解为有自性, 把它描述为有生灭、垢净、增减, 便误解了佛陀的真意。 其次, 五蕴乃至其中的每一蕴也是一种法, 这也必然是无常的、空的, 把它执着为实有, 同样也违背了因缘法, 是不能接受的。 接着再破除我们对十八界、十二因缘和四谛的执着, 这不过是佛陀因应每一个人对生命现象的不同执着, 而有不同的剖释, 跟「五蕴皆空」的原理一样, 也是空不可得的。 最后, 再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根机, 从世俗谛去设立种种的名称, 从胜义谛来说, 是不能成立的。
第三段 本段指出获得般若正智, 断除障碍解脱的烦恼障和所知障、对生存再没有恐惧、也没有从愚痴所起的四顚倒, 因而达到不住生死, 又不入涅槃的无住涅槃境界, 永恒不息地化度众生。 经中并且以三世诸佛作为例证, 指出他们也是获得了般若智慧而圆满成佛的。
第四段 本段是以赞美般若, 并且为了便于实践而说密咒作结尾。
本经为了鼓励我们努力求取般若, 因此对它力加推崇赞美, 而印度人又普遍相信密咒具有神秘力量, 所以指般若能够驱除一切苦难、实在是咒中之王。 并且为了便利一般人修持, 也顾及当时的信仰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咒。 依照翻译的习惯, 为了保留密咒的神秘性, 一般都只作音译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心经注音版 » 唐玄奘译本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登陆 注册